3 与蛋鸡掉毛有关的生理问题 |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同力兴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技术服务 >> 饲料营养 >> 正文 |
3.1激素水平 产蛋鸡体内雌激素的水平比较高,而雌激素又能够抑制新毛的生长,因此在产蛋高峰之前一般不出现换羽现象。但是,在产蛋高峰期之后,体内雌激素的水平有所下降,产蛋鸡会出现局部换羽的情况,尤其是在颈部和背部。 3.2自然脱毛 脱毛是一个生理现象,包括现有羽毛的脱落、被新羽毛生长的替代,通常伴随着蛋产量的减少甚至完全停产。 自然脱毛先于成年羽毛之前,家禽生命过程经历了新旧羽毛交替的几次脱毛阶段,第一次换毛,绒毛被第一新羽替代,约发生在6-8日龄至4周龄结束;第二次换毛,第一新羽被第二新羽替代,约发生在7-12周龄间;第三次换毛,发生在16-18周龄间,这次换毛对生产是很重要的。 产蛋母鸡,自然换毛发生在每年白昼变短的时期,如我国阳历冬至前后(约12月20日前后),此时甲状腺的激素分泌决定了换毛过程,人工光照的应用维持了恒定的光照,在这种条件下,鸡的自然换羽主要是通过调节家禽体内的“激素钟”来实现的。 换毛特征:雄禽比雌禽换毛早。首先观察到家禽头颈部、然后波及胸部、最后是尾、翅部脱毛,换毛可能是局部的或全面的,脱毛的程度取决于家禽品种和家禽个体,脱毛持续的时间长短是可变的,较差的蛋鸡在6-8周龄间重新长出羽毛,而优良的蛋鸡则短暂停顿后(2-4周)较快地完成换毛过程。 从生理上讲产蛋停止使更多的日粮用于羽毛生长(自身合成的主要蛋白质),雌激素是产蛋过程中释放的一种激素,起阻碍羽毛形成的作用,产蛋的停止减少了雌激素水平。因此,羽毛形成加快。 3.4 啄癖 个别自食或相互啄食羽毛或脱落的羽毛,啄得皮肉暴露出血后,发展为啄肉癖,常见于产蛋高峰期和换羽期。 鸡群群序间的啄羽主要发生在头部,且并不很严重,一般不需要治疗。严重啄羽往往是由于过度拥挤、光照问题和营养不平衡的日粮所致,且会伤及鸡只。 啄羽导致的受伤伴随着出血,会吸引更进一步的同类相残的啄食。为了防止同类相残,最好的办法是隔离病弱的或受害的鸡只,受伤的鸡只应在伤口上撒消炎杀菌粉处理,伤口用深暗色的食品颜料或焦油涂抹,以减少进一步被其它鸡只的啄食攻击,也可以撒些难闻的粉末于受伤的鸡身上。 修喙或者已断喙的鸡群将会减少啄羽或自相残杀的可能性,特别是与光线、饲养密度和营养有关的问题得到改进后。另外,也发现某些品种的鸡群更易发生啄羽现象(遗传特异性)。 3.2季节 春季开产的蛋鸡在进入秋季后会出现部分羽毛脱换现象。 3.3交配 交配时,公鸡踩踏母鸡,母鸡的背部羽毛被公鸡的爪子撕扯掉,为了降低由此引起的羽毛脱落,需用指甲剪等工具修整公鸡的爪子,公鸡腿上的距可以修剪到1.5cm左右的长度。 3.4生产性能 在淘汰鸡时发现,被毛完好的鸡往往都是低产蛋鸡,日常对鸡进行病理解剖时也可见到,卵巢萎缩的绝产蛋鸡(如育雏时发生过传染性支气管炎,而形成的假母鸡)羽毛保持完好,这种现象表明,高产蛋鸡比低产蛋鸡更容易发生羽毛脱落。这是因为低产、绝产蛋鸡营养过剩,羽毛生长和体格发育相对较好,所以应随时调整高产蛋鸡的日粮结构和采食量来满足其营养需求。否则高产蛋鸡不但被毛损失增多,其遗传性能也很难得到发挥,如罗曼褐壳蛋鸡72周,平均每只鸡产蛋量应为19~20Kg,实际生产中羽毛脱落较多的鸡群平均每只鸡产蛋量仅为15~16Kg或更低。
|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debao 阅读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