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母猪分娩后8小时内(或产出4~5头仔猪后),肌肉注射含有表皮生长因子的长效土霉素10毫升,预防产后母猪三联症等疾病,促进输卵管、产道上皮细胞的再生和修复,有效增强母猪的抵抗力。
4.4 加强饲养管理
检讨饲养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消除主要的应激因素。
(1)分娩舍和保育舍应避免不同年龄的猪只混养。对猪舍进行严格有效的清洁和消毒后,空置一周再转入新的猪群。
(2)及时用柔软的抹布擦干刚产下的仔猪身体的水分,干燥和消毒全身,特别是脐带部位,再放于红外线保温灯下。不仅有利于保温、促进脐带断裂处伤口止血和愈合,而且可降低皮肤病、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的发病率。
(3)初生仔猪应及早吃到初乳以获得足够的母源抗体,重视仔猪保温,将仔猪去势时间提前到4~7日龄,发病猪场仔猪适当推迟一周断奶。
(4)哺乳仔猪转入保育舍前后3~5天,在饮水中添加多种维生素添加剂和可溶性抗菌素药物,提高抗应激能力。
(5)降低饲养密度并加强猪舍通风,提高舍内空气质量。
(6)尽量减少或避免在保育期间注射各种疫苗。母猪产前4周注射高效浓缩口蹄疫疫苗,使母猪处于高免状态;将仔猪口蹄疫疫苗免疫推迟至65日龄后,减少应激和诱发疾病。
(7)在饲料中添加改性的霉菌毒素处理剂,减轻霉菌毒素的危害。
5 体会
副猪嗜血杆菌与其它病原混合感染的临床防治非常困难,应以预防为主,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和发展。
(1)由于该菌有15个以上血清型,而任何一种疫苗只能包含其中的几个血清型,疫苗免疫在不同血清型之间的交叉保护率较低,因此商品疫苗的保护效果各猪场反映不一。猪场应尽可能了解本场流行的血清型,有目的地选择副猪嗜血杆菌疫苗进行预防。使用含多个血清型和菌株的灭活疫苗进行控制。发病严重的猪场,母猪可在产前7周和4周分别免疫1次,仔猪在7日龄、21、23日龄各免疫1次。
(2)副猪嗜血杆菌具有明显的地方性特征,疫苗的保护作用仅限于感染同种血清型病原菌的猪只。有部分猪场使用疫苗预防失败,可能是由于疫苗与病原的菌株血清型不同而缺乏交叉保护,临床上必须使用有效的药物进行预防和控制,才能降低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危害。
(3)副猪嗜血杆菌病临床上治疗难度很大。由于目前在我国流行的副猪嗜血杆菌菌株对大多数抗生素都产生了耐药性,当仔猪发病时,治疗难度较大,效果较好的药物疗效一般为40%~65%。因此,必须在该病高发期提前使用有效药物进行预防。
(4)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对3种细菌和支原体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和预防。由于副猪嗜血杆菌在浆膜、关节、脑膜、肺部等部位数量较多,而浆膜、关节、脑膜毛细血管分布又少,肺部与血液也显示存在所谓的“血肺屏障”,一般药物很难到达副猪嗜血杆菌分布最多的部位,单纯依靠药敏试验结果选用药物是不够的,必须选用穿透性强、组织分布浓度高的药物进行治疗,如第二代替米考星、头孢类药物等,才能深入副猪嗜血杆菌附着部位。
(5)应重视霉菌毒素的危害。霉菌毒素对猪的免疫系统造成损害,导致猪体抵抗力降低。鉴于目前饲料中普遍存在霉菌毒素的实际情况,在疫病高发季节,饲料中应添加祛毒剂以减轻霉菌毒素的危害。
(技术部 王春林整理)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