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母猪的饲养是母猪饲养的关键阶段,目前农村养猪生产中,绝大多数猪农饲养的是外血品种和杂交品种,但饲养方法仍比较传统,后备母猪生产性能不理想,淘汰率较高的问题比较常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初配时间过长或不发情
近年来我国引进的品种,性成熟日龄都比本地品种晚,初配日龄在240~300日龄属比较正常。但有的360日龄以上尚不能正常配种,除个别(千分之十以下)因先天幼稚病不宜留做种用,大多数是饲养管理上存在问题。
1.饲料营养:
(1)饲料使用不当。部分猪农使用肥育猪饲料饲喂后备母猪。而在目前饲料原料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不少饲料生产厂家用杂粕代替豆粕,其中棉粕中的游离棉酚对后备猪影响最大。过量使用棉粕和菜籽粕,能对猪体产生直接毒害作用。肥育猪饲料中往往添加了高铜,长期饲喂也可能对母猪产生毒害作用。
(2)营养不良。部分猪农过早控料,使后备母猪生长发育迟缓,推迟了发情配种时间。还有部分猪农用传统方法饲养外血猪种,不了解一般进口品种饲料条件要求比本地品种高得多,因而造成营养不良,导致发情迟缓或长期不发情。
(3)营养不平衡。饲料中蛋白质不足或氨基酸不平衡、矿物质微量元素缺乏、维生素特别是母猪生育所需的VE和VA不足,均能引起母猪发情迟缓或不发情。
2.管理不当:
(1)巡查不及时。外血猪种包括杂交猪种性成熟晚,发情症状也远没有本地猪种明显,一般没有“闹栏”表现。如果不仔细观察和及时巡查,往往错过最佳配种时机。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