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化养殖场为加速或改善猪群的遗传生产性能,不可避免地需要从自有生产体系外引进活体、精液或者胚胎。对于自有猪群健康风险而言,精液或者胚胎的风险较小,但这两种方式被采用的机会也较少,而活体引进是最常见也是风险最大的一种方式。为降低活体引进对自有猪群健康的冲击,非常有必要考虑供种方和受种方的健康匹配以及隔离等工作。
1 健康匹配 生产上能够正常运转的猪群可以定义为微生物达到平衡状态的微生物复合体(不携带病原微生物的猪群是不存在的)。事实上,很难选择到和自有猪群病原微生物群完全一致的供种方。并且,从技术匹配度来讲,也无法做到也没有非常大的必要去界定供种方和受种方猪群所携带的所有病原。猪群自有的微生物平衡状态受到破坏时,一些病原微生物的经济影响性就会表现出来,这些表现出经济影响性的病原微生物不是外来的,是原有平衡状态被破坏后所呈现出来的。基于此逻辑,既要对供种方临床上观察呈健康状况的猪群进行一些经济影响性病原检测,也有必要搞清楚自有猪群的经济影响性病原的状况。
健康匹配需要遵循如下原则:⑴ 清楚双方猪群存在的主要经济影响性病原。⑵ 从比自有猪群健康水平高或者相当的猪群引进种猪。⑶ 坚决不从比自有猪群健康水平低的猪群引进种猪。具体主要包括:最近6个月猪场生产数据的参考或者现场两周以上的临床观察;送检样本的现场采集监督以及备份样本的贮藏检测、检测方法、检测试剂、结果解释的共同认定。
2 隔离 隔离是将新引进的种猪饲养在远离自有猪群区域的措施,可以降低新引进种猪引进病原的可能性(保护自有猪群),同时利于保护新引进种猪;确定健康匹配时的参考因素(数据分析、现场观察、实验室检测)是代表当时的健康状况,不完全代表种猪到达时的健康状况;避免新引进猪只直接暴露于大量自有猪群的病原微生物之下(刚经过运输的猪只的抗病能力较弱)。
尽可能让新引进种猪和自有猪群之间没有接触,包括: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