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养猪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同力兴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技术服务 >> 饲养管理 >> 正文 |
三、我国规模化养猪存在的问题 3.1饲养工艺的研究 经过二十几年的研究,我国已经地确定了定位饲养、圈栏饲养工艺模式,但从“动物福利”和欧盟关于养猪法规来看,定位饲养、圈栏饲养工艺模式已不太适合未来养 猪的发展趋势。新型舍饲散养工艺的研究虽已取得初步成果,但仍需完善工程配套设施和管理规定,使之更加适合我国国情。只有确定了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工程工艺技术,才能完善猪场建筑设施、环境调控设备及舍内饲养设施,最终保证猪场的生产效益。 3.2 猪场建设和规划 我国猪舍多以砖混结构为主,由于缺少对猪场建筑设施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研究,至今结构设计仍沿用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规范,未能形成一系列与特定生产工艺相配套的定型猪舍设计和推广产品。虽然我国也有一些厂家在推广装配式猪舍,但往往没有考虑到我国不同气候区特点、猪的生物学特性和饲养工艺要求,很难满足规模化养猪的环境和饲养要求,且内部工程设施和技术也不配套,难以大面积推广。因此,针对不同气候区特点,结合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猪舍型式定型化和标准化是畜牧工程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难题。 3.3 环境调控设备和饲养设备 我国在通风、降温及加热的单项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这些设备的机电一体化和自动控制与国外还 有相当大的差距,使得设备投资很高,运行控制难度大,极大地影响了用户使用的积极性。新工艺的应用,如单元式猪舍,也给通风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能源的紧张使猪舍局部降温和加热技术的研究应用成为热门。虽然现在研究开发了一些有效的局部降温、加热技术,但是要从根本上满足猪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学要 求,并与其他设施相配套的局部降温、加热技术还有待开发研究。由于圈栏或定位饲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猪的活动,使猪的蹄病增多,延迟了母猪的性成熟和初配年龄,缩短母猪利用年限,因此开发研究符合猪自身行为和生理需求的设施设备也将是未来养猪设备开发的一大热点。 3.4 空气质量控制和粪污处理 我国现在猪舍内部空气质量的控制方式主要是通过通风来解决,但是通风会带来舍外及周边环境的恶化,所以研究开发合适的舍内除尘、除臭设备,并加强对排出气体的净化和控制,并开发出定型化产品,将是未来猪场环境保护的大势所趋。 在粪污处理方面,除了要从营养控制、生物技术等方面来控制猪粪尿中氮、磷等的排放量外,还应加大力度,结合各地自然、地理状况,研究开发出适宜、简便、低耗 的猪场粪污处理工艺,以减少建筑投资和运行费用,实现猪场生产的“清洁生产”,使之成为“无害化”企业,减轻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3.5 猪场的信息化技术 我国养猪业的信息化技术才刚刚起步,且只是用于猪的育种分析技术、饲料配方[30],对于猪的饲养饲喂、环境控制自动化和信息化还是一片空白。国外已经在猪 的自动识别,定量精确控制喂料,舍内环境自动控制及网络在线控制方面取得很好的成绩,因此,国内在这一方面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四、我国规模化养猪设施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4.1 由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发展 虽然我国生猪的存栏量、产肉量都距世界首位,但是我国猪肉出口量却仅有16.2万t,仅占世界猪肉出口量的2.8%。这虽然与我国的运输原因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是受到疫病和猪肉质量的影响,如过量使用药物而导致的药物残留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居民人均收入的增加,对高档冰鲜、品牌猪肉的消费能力也在增强。但目前我国却只有极个别企业,如北京精气神公司、北大资源公司,能提供优质品牌猪肉,优质猪肉出现空缺。为此我国规模化猪场要从饲养工艺的创新和改变入手,整体提高猪场的设施技术,以保证猪拥有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猪肉品质,努力实现我国规模化养猪由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的转变。 4.2 由传统型生产向福利型生产发展 我国规模化猪场一般都沿袭国外的定位或圈栏饲养工艺模式,但随着定位或圈栏饲养工艺模式的实际使用,其弊端也日益突现,如猪由于受到空间的局限,极大地减少了运动量,使猪蹄病日趋严重;猪在这种贫瘠的饲养环境中产生了许多异常行为,如啃栏、咬耳、咬尾、咬蹄、拱腹、啃咬异物等,从而造成猪群相互之间的伤害,最终影响生产力。随着人们对动物福利的关注, 定位或圈栏饲养工艺模式日益受到动物福利关注者的指责,欧盟将逐步取消该饲养工艺模式,并以此作为绿色贸易壁垒。为了提高我国养猪业的整体实力,促进我国 猪肉的出口量,增强我国养猪业的创汇能力,需按照猪本身的行为习性,研究开发良好的饲养环境,为猪提供必要的“玩具”设施,如磨牙链、蹭痒架、草捆和玩具箱等,从而减少猪异常行为的出现,使我国的养猪业向符合动物福利的方向发展。 4.3 由兽医防疫向工程防疫发展 规模化养猪的疾病防治和防疫工作一直沿袭着兽医防治体制,一般是出现疾病问题,然后寻找防治的方法,很难做到防范于未然,而且一旦爆发畜禽疫病,只能*扑杀、隔离等手段来进行防 治,如今年的禽流感防治工作。同时兽医治疗过程往往会因过量的药物使用,引起猪肉的药物残留问题,影响猪肉品质。因此,为了避免疫病的出现和及时地对疫病 进行控制,需要从猪场的总体规划和工程措施来进行预先防治,努力实现猪场多点生产工艺方式,并科学地进行猪场选址和猪场规划、建立适当的防疫隔离带、完善 猪场的进出消毒制度,并从工程措施上进行保证,防止外来疫病的流入[31]。 4.4 由耗能型向节能型发展 随着我国工业的高速发展,能源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规模化养猪是一个耗能型行业,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和电力资源。为了节约用水,并结合我国国情,应改传统的水 冲粪和水泡粪等清粪方式为人工清粪;为了节约电源,应研究开发局部降温、加热技术,以改变传统的整舍降温或加热方式,实现猪场的节能运转。 4.5 由污染型向生态型发展 一直以来,规模化猪场都被认为是一个巨大的污染源,但如果猪场的粪污处理得当,又是良好的有机肥。为了实现这一转变,我国的猪场规模应该根据当地的土地消纳 能力进行适度规模生产,而不宜盲目扩大。为了保证粪污能得到良好地处理,应该研究开发先进的粪污处理技术,如自然堆肥技术、干发酵技术及沼气技术等,以确保猪场的清洁生产。 五、结语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畜牧工程工作者对猪场规模化养殖关键环境工程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 成果。但随着日益高涨的动物福利和环境保护呼声,传统饲养工艺在某些方面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发展的趋势,寻找新的饲养工艺模式及其配套设施,提高猪的生长环 境和福利,进而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和猪肉品质,并减少猪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达到“清洁生产”,将是我国畜牧工作者面临的又一重大课题。
上一页 [1] [2] |
文章来源:未知 作者:佚名 阅读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