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如何对种母猪进行淘汰与更新 为了疾病控制和胎龄结构更新的需要,各类种母猪在达到设定使用胎次后一定要按照“一刀切”的方法进行淘汰,如商品场的种母猪在产完9胎后100%淘汰,其他类推。
后备母猪正常存栏量的计算方法:以一个1000头基础群的猪场为例,年更新量按33%计为330头,若后备母猪配种前利用率为85%,则全年应引种388头,每月应引种32至33头,如4月龄进场,8月龄配种,则后备母猪的存栏量为130头。
为了尽早达到合理的胎龄结构,新场应在投产后的头两年适当加大淘汰力度,应比上述各表设计的稍高一点,可淘可不淘的母猪应尽早淘汰,以免胎龄结构过于集中。具体操作可以按照:第一年应按正常更新总量的60%来淘汰更新,第二年按80%,第三年开始按上述设计标准来进行淘汰更新。
三、种母猪淘汰标准 以上我们讨论了种猪群的胎龄结构问题,那么我们应该以什么为依据对种猪群进行淘汰与更新呢?有些猪场根本没有种母猪的淘汰与更新标准,淘汰种猪大多是凭感觉,有些大型猪场也有淘汰标准,但是执行得非常不好。笔者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为大家提供一份,供同行参考。
(一) 关于疾病问题
1、 先天性生殖器官疾病的后备母猪和严重子宫炎的母猪;
2、 因肢蹄病久治未愈而影响配种或分娩的母猪;
3、 发生严重传染病的母猪;
4、 发生普通病连续治疗两个疗程而未恢复的母猪;
5、 先天性骨盆狭窄、经常难产的母猪;
6、 连续两次或累计三次妊娠期习惯性流产的母猪。
(二) 关于配种问题
1、 超过8月龄不发情的后备母猪;
2、 断奶后49天不发情的母猪;
3、 配种后连续两次返情、屡配不孕的母猪;
4、 好斗、有伤人倾向的母猪。
(三)关于种用问题
1、 连续两胎活产仔数窝均5头以下的青年母猪
2、 连续两胎或累计三次产活仔数窝均6头以下的经产母猪
3、 有效乳头少于10个、哺乳能力差、母性不良的母猪
4、 连续两次、累计三次哺乳仔猪成活率低于60%的经产母猪
5、 体况极差的母猪,例如过肥(超过4分膘)或过瘦(低于2分膘);
6、 因其他原因而失去种用价值的母猪(如有遗传疾病等)。
这些母猪不淘汰,只能增加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绩。只有持之以恒地执行好淘汰更新标准,及时调整各胎次母猪的数量,才能保持种猪群有一个良好的胎龄结构,才可能持续保持良好的生产成绩。笔者曾查过一父母代猪场的档案及相关生产记录,发现该场存栏1000多头母猪,符合淘汰标准的母猪竟达到150头,接近15%,且整个猪场的胎龄结构相当不均衡,新母猪和老母猪特别多,3至6胎的母猪很少,猪场的生产成绩自然是十分低落,胎均产活仔数才勉强接近8头/胎,初生仔猪大小不均,仔猪的断奶成活率也不高,约80%。
养猪业坚挺了那么久,现在全国的行情基本都是急转直下,正是整顿种猪群的大好时机,借此机会整顿好之后需要长期坚持,这样才能在人家赚钱的时候你赚的更多,大家都亏时您可以亏少点。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