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的生产能力对于猪场的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都非常大,举例来讲,笔者曾在某私营猪场发现这样一头母猪:引进后共饲养了640天,期间经历:2次返情2次空怀,从未妊娠。期间共投入饲养成本:6元/天×640天=3840元,配种成本:4次×3×20元=240元,两项合计为4080元,引种费用1100元,淘汰猪收入800元。计算结果:亏损4380元(这是07/08年的数据)。
现在的生猪行情不好,商品猪价格低,母猪和仔猪的价格也相对较低。如果打算一直养猪,那么就应该在这个低价位淘汰更新母猪群,提高整体的生产力。很多养猪人都知道母猪金贵,购进的时候花了不少钱,轻易不舍得淘汰,很多有子宫炎症的,哺乳能力差的,产仔数少的,不发情的还都再养,试图通过治疗,保留使用,通过上例就可以看出这样很不划算,所以我们应该抓住良机调整猪群结构,提高整个猪群的生产性能。
一、各种类型生产线合理的胎龄结构及各胎次的淘汰标准 为了防止猪场出现多淘汰或者少淘汰母猪两种不良情况,根据各类种猪不同的更新率,结合各胎次的具体情况,按每头母猪年产2.2胎对各胎次的淘汰率制定出以下胎龄结构及各胎次的淘汰率,供同行参考。
1、核心线合理的胎龄比例及各胎次的淘汰标准
胎次 |
1胎 |
2胎 |
3胎 |
4胎 |
5胎 |
占全群比例 |
34% |
26% |
20% |
13% |
7% |
该胎次淘汰率 |
23.53% |
23.08% |
35% |
46.15% |
100% |
绝对淘汰率 |
8% |
6% |
7% |
6% |
7% |
备注:部分较好的母猪淘汰后(方便时)可以转入繁殖线使用
2、繁殖线合理的胎龄比例及各胎次的淘汰标准
胎次 |
1胎 |
2胎 |
3胎 |
4胎 |
5胎 |
6胎 |
7胎 |
占全群比例 |
20.5% |
18% |
16% |
15% |
14% |
10% |
6.5% |
该胎次淘汰率 |
12.20% |
11.11% |
6.25% |
6.67% |
28.57% |
35% |
100% |
绝对淘汰率 |
2.5% |
2% |
1% |
1% |
4% |
3.5% |
6.5% |
备注:繁殖线高胎龄的母猪不宜留得太高,否则将影响其后代的种用性能。
3、商品线合理的胎龄比例及各胎次的淘汰标准
胎次 |
1胎 |
2胎 |
3胎 |
4胎 |
5胎 |
6胎 |
7胎 |
8胎 |
9胎 |
占全群比例 |
15% |
13.5% |
13% |
12.5% |
12% |
11.5% |
11% |
7% |
4.5% |
该胎次淘汰率 |
10% |
3.7% |
3.85% |
4% |
4.17% |
4.35% |
36.36% |
35.71% |
100% |
绝对淘汰率 |
1.5% |
0.5% |
0.5% |
0.5% |
0.5% |
0.5% |
4% |
2.5% |
4.5% |
备注:中间优秀胎龄的母猪要尽量减少淘汰,以保持群体较高的繁殖性能及仔猪的高活力,一般要求3至7胎的种母猪占全群的60%。
说明:
(1) 后备母猪的胎次为0,配种后为1; (2) 占全群比例%是指相对比较成熟、合理的胎龄结构; (3) 该胎次淘汰率是指该胎次妊娠状态至下胎次配种前这段时期的淘汰率。以商品线为例,如7胎猪为110头,占基础群的11%,那么至配种后变为8胎母猪只能是70头。 (4) 绝对淘汰率是指淘汰数占整个基础群的百分比,所有胎次的绝对淘汰率之和应该等于第1胎所占的比例,绝对淘汰率之和乘以年产胎次即等于基础群全年的淘汰更新率;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