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色泽气味(依据国标GB/T 5492-1985检验) 正常色泽呈现黄色或白色,无发霉味、酸味、虫、杀虫剂残留。 2. 容重(依据玉米国标GB 1353-1999中附录A检验) 容重指标代表玉米的成熟度。氧分由玉米轴的基部向上输送,越到顶部成熟度越差。成熟度差及破损粒较多的玉米则容重低,容易受霉菌侵染。容重指标只适用于水分含量在23.0%(含)以下的玉米。新收获的玉米,水分含量高达25%。由于含水量高而造成籽粒假性饱满,容重也会达到一级玉米的规格。因此,在同等水分条件下,玉米的容重比较才具有意义。正常年景,内蒙古玉米的容重最高,其次是吉林、辽宁和黑龙江。 3. 水分(依据国标GB/T 6435检验) 水分是影响玉米品质最大的因素。配方中的玉米水分都是以14%(安全水分)计算的,水分增加会导致日粮能量添加不足,稀释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浓度,同时动物采食干物质减少,进而降低动物生产效率。每年秋季,很多养殖户反映料肉比增加、产蛋率下降和玉米水分过高有极大关系。 水分在14%~15%时,胚部收缩明显凹下,有皱纹,经齿碎时有清脆的声音;用指甲掐比较费劲,用手握有刺手感。水分在16%~17%,胚部明显凹下,经齿碎不震牙,但能听到齿碎时发出的响声,用指甲捏胚部,稍费劲;水分在18%~20%胚部凹下,很易齿碎,外观有光泽,用手指甲掐胚部不费劲。水分在21%~22%,胚部不凹下,基本与胚乳相平,牙齿极易破碎,有较强的光泽,用手指甲掐后能自动合拢。水分在23%~24%时,胚部稍凸起,光泽强,水分在25%~30%时,胚部突出明显,光泽特强。用手掐胚部有水渗出。水分超过30%的玉米籽粒呈圆柱形,用手指压胚部有水渗出。水分超过30%的玉米多数是由于成熟度较差,没有进入成熟期,当水分降到14%~15%以内时,就会出现脱皮现象,胚乳组织疏松,角质胚乳很少。 4. 不完善粒(依据国标GB/T 5494—1985检验) 生霉粒是不完善粒的一种,是指表面生霉的颗粒,其外观常表现为红、黄、绿、黑等斑点或菌落。许多内部霉变的玉米在表观上看却仍旧是完好的,霉菌的潜在性也给饲料品控提高了难度。霉菌广泛存在于全世界的空气和土壤中,能够感染一切动植物,可以污染玉米的霉菌种类就有20多种。 虽然霉菌也会降低玉米适口性和营养价值,但是其危害作用却远远小于其代谢产物——霉菌毒素。同一种霉菌可以产生多种不同的霉菌毒素;不同的霉菌也可以产生同一种霉菌毒素。目前存在的霉菌毒素有300多种。它们在玉米的生长、收获及储存期间均可能产生。据估计全世界谷物在采收前后约25%会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即使很低的浓度(百万分之一ppm或十亿分之一ppb)即能产生明显的毒性,一粒污染黄曲霉毒素的玉米可以导致2只雏鸭死亡。并且当各种霉菌毒素同时存在会加重其毒性。 饲料企业重视微量元素中重金属(砷、铅、镉等)的检验。锌、铜等在配合料中的比例仅为0.1%~0.5%,而玉米的添加比例是60%,是铜和锌的120~600倍。并且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是砒霜(三氧化二砷)的68倍,诱发人类肝癌的能力比甲基亚硝胺大75倍。中国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2001)要求玉米中黄曲霉毒素的允许量为≤50 ug/kg。欧盟规定从1999年1月1日开始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最高含量一般为4 ug/kg,而黄曲霉毒素B1(毒性最大的化合物)的最高含量为2 ug/kg。美国普渡大学的研究数据显示:在种猪、仔猪饲料中应将黄曲霉毒素浓度尽可能控制在5μg/kg范围内(法定范围为低于10μg/kg)。因此,必需高度重视霉菌污染的问题,加大监控力度把生霉粒控制在1%范围内。 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2001)中规定,玉米霉菌总数允许量为<40×103个/克,但是霉菌总数并不能代表玉米被霉菌毒素污染的程度。最准确的方法是检验各种毒素的含量。在中国,玉米生霉粒比重南方高于北方,黑龙江重于辽宁和吉林。年景不好的时候,大部分玉米生霉粒都会超过2%。2007年秋季,东北、河北、山东等地在玉米收获期间都普遍降雨,可以预计霉菌毒素的污染程度比较普遍和严重。 不完善粒除了包含生霉粒,还包括热损伤粒、生芽、病斑、破损及虫蚀和杂质。东北玉米初始水分高,采用烘干,降水过快极易造成破碎,机械操作也造成破碎粒比例增加,同时烘干造成了热损伤粒增多,因此破损粒普遍高于5%。经过储存、出库、港口转运等环节后,破损粒还会增加到8%。华北玉米采用自然晾晒,破损粒较少,基本都控制在5%以内,质量稍好的只有2%。东北玉米由于采用机器烘干,杂质较少,一般不超过1%,有的地区杂质甚至小于0.5%。华北玉米采用自然晾干,晾晒过程会掺入大量杂质,有时超出1%。随着玉米价格上涨,受气候等因素影响,玉米生芽、病斑、破损及虫蚀和杂质广泛存在,极大地降低了饲用价值,也给玉米品控增加了难度。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