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国内的种猪或其畜产品流通频繁,扩大了疫病的传播,在无限追逐商品利润的前提下,又缺乏科学养殖技术及疫病监测措施,造成某些养殖场以传染性疾病为主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规模化猪场养殖密度大,环境中一旦病原侵入,很快波及全群造成明显的经济损失。 如蓝耳病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或是后者与非典型温和猪瘟混合感染,在江浙、山东、河南、河北、东北等地起伏波动传播,造成很大危害。其次,是圆环病毒、流感在蓝耳病毒、猪瘟病毒协同作用下不断地发生。 1特征 总之,当前猪病是以猪瘟、蓝耳病等传染病为主体。尤其是蓝耳病阳性猪场并发或混合感染附红细胞体或流感、呼吸系统综合征等。
1.1有些猪病多由原来的典型向非典型温和型或亚临床型转变。 如“温和型猪瘟”就是非典型猪瘟,病猪临床症状轻、不典型。猪瘟病毒低毒力株通常仅引起温和型猪瘟和隐性感染。但是妊娠母猪感染温和型或低毒力毒株时,可发展成“带毒母猪综合征”,其母猪食欲和精神状况未见异常。由于病毒侵袭子宫内的胎儿,造成木乃伊、流产、死胎(约占每窝仔猪的1/2~2/3),或者产出弱仔;有的发生先天性肌肉震颤;有些所产仔猪虽然无明显病状,但是终身带毒和排毒,接种猪瘟疫苗后不易产生免疫应答,可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并且经易感猪传几代后,则毒力增强,但是仍然与石门系猪瘟强毒为同一血清型,造成猪瘟的持续感染或潜伏感染。
1.2目前我国流行的猪瘟病毒与传统的石门系强毒、兔化弱毒在抗原基因上有较大差异,从而导致免疫逃避株的产生和免疫失败。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中含有的吐温一80成分干扰了猪瘟的免疫。高密度免疫压力下出现的猪瘟致弱毒株感染母猪的现象已大为普遍,出现了所谓的带毒母猪综合征。通过胎盘引起胎儿先天感染而导致终身带毒。从而说明可通过胎盘或公猪精液感染猪瘟。
1.3老疫病仍然有,并出现新的流行特点。某些细菌产生耐药性、抗药性、变异性,以及毒性累积作用;有的细菌和病毒发生抗原结构变异和血清型复杂多变,这些传染病病原在流行的过程中发生毒株变异,导致非典型疫病流行,使得疫病预防控制变得越来越困难,疫病流行加重,如大肠杆菌病、链球菌病、口蹄疫、猪繁殖呼吸道综合征、流行性感冒,伪狂犬病又表现呼吸道病症。
1.4猪群发病的方式由原来的单一感染为主转向混合感染为主的综合征。如大肠杆菌病与肺炎;猪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或轮状病毒性腹泻共同发生;猪瘟与副伤寒或弓浆虫病并发;猪气喘病、巴氏杆菌病或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猪瘟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附红细胞体病与蓝耳病混合感染,或与流感并发!
1.5新发生的疾病种类增多:如从国外传进来的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萎缩性鼻炎、猪痢疾、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增生性坏死性肺炎、猪圆环病毒感染(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征、猪皮炎肾病综合征、间质性肺炎、繁殖障碍和传染性先天性震颤)、猪增生性肠炎等病。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