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心理调查。调查人员给调查的对象打了一个电话问到:“你现在在干嘛?”“上班。”“感觉怎样?”“没劲极了。”“那你想干什么?”“下班,可以和同事起去酒吧。” 两小时后,调查人员又打了他的电话。“你在干嘛?”“和同事在酒吧。”“感觉该好些了吧。”“还是没劲,都是些无聊的话题,我正打算去找女朋友。” 过了一个小时,调查人员再次拨通了他的电话。“和女朋友在一起快乐吗?”“别提了,烦死了。说话时,有个女同事打来电话,询问工作上的事情,女朋友硬是要我交代是不是有外遇了。你说这个能不烦?得了,还是回家休息吧。” 到了晚上,调查人员电话刚拨通,这个被调查者就先开口了:“别问了,很没劲,杂志翻完了,碟看完了,有点寂寞。”“那你想怎样?”“还是上班好,明天工作努力点,好让薪水多增加点。” 这是去年春天,我刚进一家著名外资食品企业做推销时,企业培训师讲的一个案例。培养师语重心长地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个故事虽然简单,却可以悟出一些道理。谁悟得越多越深,谁就有可能干得更好。竟争很残酷,大家好好干吧。” 那次公司招聘的推销员有上百名,两个月后,被淘汰2/3,而学历最低的我,却留了下来。还真得益于这个故事。 一开始一天下来连一份订单都拿不到,有时真不想干了,这时我想到了那个员工不论干什么事情都觉得“没劲”。那么要说艰难,其他工作也艰难,何况这个工作还是好不容易通过层层考试面世争取来的,我对自己说,信念很重要。 咬咬牙坚持了下来。困难很快就过去,我最终通过了试用期,因为刻苦/诚信,我的客户越来越多,半年后,我当了销售主管,管理15个销售员。事情复杂了,矛盾也多了,心情也容易急躁,但是我立马又想到了那个心理测试,何不心平气和的生活,每一份工作其实都有它的乐趣,应该珍惜“现在”。 一年以后,我有了自己的公司,代理几个食品品牌。跳槽时很多人都反对,干到销售经理是很不容易的,要珍惜啊。但是珍惜和进去并不矛盾啊,因为珍惜,所以进去,进去是更好的珍惜,进去可量可质,重在有一种好的心态,那个被调查的职员最后不是说了一句“还是上班好,明天工作努力点,好让薪水多增加点。”其实这句话的后面还可以得到无数的暗示引申,“薪水多增加点,生活现状得到改善点,生活质量提高点,女友自然会爱我多一点,于是心情自然会HAPPY点。”每个人都渴望进取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学会了调整心态的真正进取。 有了自己的公司,有了自己的员工,我也给新招聘的他们说了那个心理测试,真的希望他们悟出的比我还要多还要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