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福家院士,在北京交通大学发表了一次演讲。他回忆说,1963年2月,他为了去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从事研究工作,要到北京接受英语培训。
按照协议,中国学者需在当年10月之前赴丹麦。所以,他们被要求在半年内通过英语考试。
当时,国内一位著名的英语教授,在了解大家实际的英语基础后认为:“你们要在半年内通过英语考试很难,能用两年时间通过就不错了。”
于是,杨福家找到一起培训的同学,后来也是中科院院士、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陈佳洱商量。陈佳洱说:“我们的英文,不见得如他所说的那么差吧,我们差就差在口语。我们从明天开始,早晨散步时就只说英语。”
5个月后,集训班有4位同学通过英语考试,杨、陈二人列于其中。随即,他们出国深造,后来均取得科研成就。
陈佳洱知道自己的英语基础“不短”,对自己充满信心,又知道自己的确存在“口语之短”,相当有“自知之明”。如果两位院士看不到自己的优势,轻信英语教授的判断,慢慢学上两年英语,学完后恰好赶上当年全国大规模的“四清”运动和十年“文革”,哪会有他们后来的科学成就?
“自知之明”四个字,本身对“知短处”或“知长处”并无侧重之意。只是常人往往容易过高估计自己,所以需要认识自己的缺点。实际上,只强调“知短处”,是不全面的。
杨福家 陈佳洱
|